当益博睿已成“前浪”...
最近企业征信圈有两个大事件:
1. 益博睿准备退出国内企业征信市场
2. 若干央行备案的企业征信机构,选择注销备案
虽然是不同的公司,但却有着类似的底层逻辑
01
企业征信的市场天花板低
根据报告*数据,国内信用服务市场规模约53.1亿元,按照易观国际2015年给出的美国征信市场作为参考,个人、政府、企业的规模比例为10:3:2推算,国内企业征信市场规模约为7.1亿,如果以上数据可靠,那行业天花板非常低。
02
互联网征信企业冲击
近几年某查、某宝等互联网类企业,以更先进的技术,迅速积累数据,更便捷和高效的交互方式,使大量传统报告用户转移预算,对传统征信报告业务造成重大影响。
比如某头部征信企业,15年、16年企业征信报告收入占总收入接近50%。但在2019年,在总营收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报告类产品占比不足公司营收的10%。
03
数据监管严重影响传统报告业务
2020年中, “详财”被禁成为传统报告产品的重大制约因素,导致诸多以传统报告类产品为主的公司,业务受到了巨大影响。
04
需求与供给的矛盾较为明显
传统toB类信用服务产品主要分为报告和催收两大类。随着更多大中型企业信控意识的提升,此类服务已无法满足需求,急需创新型企业征信产品。
同时,每个行业、企业基于自己的产品服务、业务模式及交易方式的差异,对企业信控提出更多的个性化需求,但目前市场还无法提供更好的产品服务。
在这种低天花板,高产品要求的行业,重要原材料又受到制约,可以窥探到益博睿退出大陆市场及部分企业主动取消征信备案的原因。
随着2015年、2016年大数据征信风口退却,诸多蹭热点企业成为了裸泳者,躺在了沙滩上。
企业征信市场本身是个优质赛道,虽体量不足,但空间尚有,它需更多具有长期信念的从业者,为行业的健康、持久发展做出持续性贡献。
报告*:2020第二届信用科技论坛”上,零壹财经联合微众信科共同发布的《信用科技驱动下的小微金融创新报告》
本文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